青州大棚用上高科技,蔬菜产量提三成!
“欢迎进入南小王智慧农业大数据系统,我是智能机器人小丰。”一进入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,萌萌的机器人小丰便跟大家打招呼。“小丰,现在的温度多少?”“开启2号补光灯”……说话的功夫,智能机器人已经根据指令,把该做的工作做完了,补光、控温、排风,以往大棚里的一些繁重的工作现在已经摆脱了双手,种地变得简单而有趣。
在大棚电脑控制室里,可以看到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棚内的各项环境数据,包括光照、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等。“这是我们南小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,是我们自己研发的,一共分为物联网系统、自动化中控系统、价格分析检测、种植预警系统、臭氧水秸秆还田系统和火眼金睛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六大模块。”南小王村支部书记孙国贞告诉记者。智能机器人之所以能面面俱到,多亏了这套智慧农业系统。
村支部书记孙国贞既是种棚的老把式,又是有眼界的老干部,当他参观了浙江智慧农业之后也在这方面起了心思,洽谈设备时却发现价格昂贵,便动员从事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村民孙晓杰返乡创业,开发智慧农业这套系统。
“现在国家提倡农业这块,农业发展前景很广阔。”孙晓杰告诉记者,“刚开始确实很艰难,我们对农业完全不了解,任何数据都没有,而且资金有限,连传感器都是我们自己做的,不过我们的传感器不光精度调得更精准了,而且价格低廉,一个棚安好几个都没问题。”一年的时间,孙晓杰不负厚望,创建了南小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,实现了手机全程农事操作,每个大棚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5万元。
在智能大棚里,棚头小屋里都安装着物联网观测主机,显示着棚内的温湿度、光强、PH值等数值。进入大棚,棚顶挂着一个个补光灯,在棚的后墙前面挂着传感器,能实时将空气温湿度,光照,二氧化碳,大气压等数值传输到数据平台。大棚一头安装着喷灌设备,可以根据土壤的干湿度用喷灌浇水,根据肥力要求进行叶面施肥。其实,自从安装智慧农业以后,由于都根据农民的种植经验将每种蔬菜的特点输入了一套种植标准,而且大棚还利用臭氧杀菌技术,所以病虫害是很少的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“南小王”牌蔬菜运到浙江市场都是免检的。
针对既要在外工作,又要兼顾大棚管理的村民,南小王村还开发了一款移动端的APP软件,让他们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控棚内温度、湿度、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,进行远端操作,实现了线下工作、线上管棚“两不误”,大大减轻了管护的劳动强度,把农民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。
“拉帘不光非常累,还弄的身上非常脏,现在好了,全都是自动的。”种植户裴德相告诉记者,“现在在家里看着到点了该卷帘了,用手机操作就可以自动卷起来了。”他的棚里是黄瓜和苦瓜间作。黄瓜已经卖了三个多月准备拔蔓,苦瓜正进入采摘期,也将持续三四个月。
说起手机里的病虫害识别防治系统,裴德相也是赞叹不已。“这个火眼金睛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特别好使,只要打开软件给蔬菜拍照,就能显示出蔬菜有什么病虫害,用什么药物治疗,怎么预防之类的,省时省力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https://mmbiz.qpic.cn/sz_mmbiz_png/cg3HCoXyv6qccrDAHnATN5KIg87wPoAPYfZc6XLfOlRSg0TvE7wjY2SUrBVSuRjoHEibrz8FzGDZf952d04nlBA/640?wx_fmt=gif
在大数据平台的统筹协调下,大棚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“智慧融合”,蔬菜品质、品相兼具,产量提高了30%。“产量高了,质量也好了,价格自然也上去了,现在我们南小王村的大棚蔬菜根本不愁卖。”裴德相笑着告诉记者。“一个大棚比以前能多卖2万多呢,高科技就是了不起。”
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下一步,南小王村还将建设50个高标准智慧农业型大棚,提升智慧农业水平,打造智能化、集约化、现代化的精品农业生产、观光示范园,带动农业向现代化迈进。
来源:大众日报
页:
[1]